期刊中文名称:《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期刊英文名称:Sino-overseas Grapevine & Wine

创办时间:1976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济南市
语种:中文
主管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东省葡萄研究院
主编:亓桂梅
刊号:ISSN 1004-7360,CN 37-1349/TS
邮发代号:24-73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1-27号
 邮编:250100

 
访问量:20923

研究报告

  • 外源单宁对‘赤霞珠’葡萄酒花色苷和缩合单宁特性的影响

    郭宾;蒋悦;李雅善;梁艳英;段冰冰;刘旭;

    为探明添加外源单宁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材料,通过在不同发酵时段添加Tannin VR Supra(TS)和Tannin VR Color(TC)两种单宁产品,检测葡萄醪及葡萄酒中花色苷和缩合单宁的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添加TS对葡萄醪花色苷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了缩合单宁的含量、平均聚合度和分子量,降低了末端亚基儿茶素的含量。添加TS+TC显著提高了苹果酸-乳酸发酵结束后葡萄酒中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和甲基花青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葡萄糖苷的含量,但降低了花青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添加外源单宁对花色苷的影响逐渐减小。添加TS显著提高了陈酿过程中葡萄酒的缩合单宁含量,而添加TS+TC降低了缩合单宁含量;添加两种外源单宁对葡萄酒缩合单宁聚合度和分子量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添加TS可增强葡萄酒缩合单宁特性,TS+TC可提高葡萄酒颜色稳定性但降低了缩合单宁含量。

    2023年01期 No.247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 UPLC-MS/MS测定葡萄酒中类黄酮化合物方法的建立

    王一名;卫晓红;王忠一;于晓静;吴帅;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对葡萄酒中的类黄酮化合物进行测定。样品过0.22μm聚四氟乙烯(PTFE)滤膜后上样分析,用HSST3色谱柱进行分离,以含0.1%甲酸-乙腈溶液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在优化后的方法中,待测化合物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1~5μg·L-1和0.3~12μg·L-1;加标回收率为69.2%~99.8%,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0%。用新建立的方法对葡萄酒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酒中检出花旗松素、槲皮素、杨梅素、杨梅苷等13种组分;所检酒样中均未检出芦丁、刺槐苷、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水仙苷。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葡萄酒中类黄酮物质检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023年01期 No.247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 贺兰山东麓4个免埋土品种葡萄酒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马军;刘成敏;单守明;雷昊;李亚川;邵洁玲;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北玺’等4个免埋土品种的葡萄酒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并采用显著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玺’‘新北醇’‘北全’‘北香’葡萄酒中分别检测出香气化合物52种、33种、34种、32种,特有香气化合物30种、9种、10种、6种。所鉴定的挥发性物质中酯类含量占比37.25%~48.05%、醇类含量占比38.91%~64.01%,其余类别香气化合物含量占比均在11%以下。主成分分析初步确定了差异组分,辛酸乙酯、正己酸乙酯、丁酸乙酯、辛酸甲酯、苯乙醇、(2S,3S)-(+)-2,3-丁二醇为‘北玺’葡萄酒的主要贡献挥发物;辛酸、正癸酸、(S)-2-羟基丙酸肌乳酸、夫洛丙酮、3,7-二甲基辛基-6-烯基碳酸乙酯、1-癸醇、庚酸乙酯、戊酸甲酯为‘北全’葡萄酒的主要贡献物质;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丙基环丙烷、乙酸己酯、顺式-3-己烯醇苯乙酸酯、癸酸乙酯为‘新北醇’葡萄酒的主要贡献挥发性物质;乙酸苯乙酯、甲酸辛酯、β-紫罗兰酮、正己醇、3-乙基-3-戊醇、辛酸异戊酯、(4E)-3,3,6-三甲基-1,4-庚二烯为‘北香’葡萄酒的主要贡献挥发性物质。综上,贺兰山东麓产区4个免埋土品种葡萄酒以酯、醇类为主,不同品种香气物质含量和种类具有较大差异。

    2023年01期 No.247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 外源激素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沈甜;许泽华;牛锐敏;黄小晶;陈卫平;

    为提升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大约转色前1周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喷施水杨酸、吲哚乙酸、茉莉酸甲酯及其相互组合,研究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外源激素处理均可提高葡萄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和葡萄糖含量;喷施茉莉酸甲酯及分别与水杨酸、吲哚乙酸的组合均提高了果实中的蔗糖含量;喷施吲哚乙酸及其组合,以及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组合可提高果实中的单宁含量;喷施茉莉酸甲酯能有效提升果实中的总花色苷含量。应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出,喷施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组合处理的‘赤霞珠’果实品质表现最好。

    2023年01期 No.247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香格里拉高原葡萄酒产区土壤养分丰缺及垂直分布特征分析

    曹海阔;罗春艳;张振文;王家逵;墨顺荣;曹建宏;

    为了解香格里拉高原葡萄酒产区土壤养分丰缺及垂直分布状况,为科学合理制定施肥策略奠定基础。选择德钦基地主要地块东水、荣中及斯农三个自然村的葡萄园,在树干周围30~40 cm处采集0~6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格里拉高原产区葡萄园土壤pH值7.75~8.10,偏碱性;有机质含量偏低,东水村均值2.77%,斯农村2.33%,荣中村仅为0.60%;土壤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呈现较低水平,且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具有显著性差异;氮、磷含量东水村>斯农村>荣中村,钾含量为斯农村>荣中村>东水村。同时,所调查的葡萄园中土壤钙、镁元素含量较为丰富,铜元素处于中等水平,其它元素处于较低状态。

    2023年01期 No.247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 顺行平棚架对‘瑞都红玉’葡萄栽培性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晓玥;张国军;任建成;闫爱玲;徐海英;孙磊;

    以鲜食葡萄品种‘瑞都红玉’大树为试材,系统分析了顺行平棚架(T形架)对葡萄栽培性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我国埋土栽培区葡萄适宜架式的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V型架相比,T形架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提高;病果率也显著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连续3年高于V形架,平均值在19%以上,果实总花色苷含量也较高。综上得出,T形架提高了‘瑞都红玉’葡萄的光能截流量和叶片光合利用效率,改善了叶幕环境,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提高了葡萄果实品质。

    2023年01期 No.247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 葡萄果实中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快速测定

    孙蕾;韩瑨烜;梁秋艳;

    为提高葡萄果实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测效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快速测定克百威等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0.05~2.00μg·mL~(-1)线性范围内,10种农药浓度对应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检出限为0.009~0.010μg·mL~(-1),添加回收率为77%~104%,相对标准偏差在1.1%~6.5%。本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操作实用性强,能够为有效控制葡萄质量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2023年01期 No.247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 不同果袋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彭言劼;柳琳琳;阮华丽;康颖;周勇;赵文亮;刘芳;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对果实进行蓝色、绿色、白色、半透明和全遮光的套袋处理,比较套袋后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颜色的果袋对‘巨峰’葡萄果实颜色和理化指标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半透明套袋处理的果实品质最好,能够促进‘巨峰’葡萄的转色,使果色更深;与不套袋相比,半透明袋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98个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下降7.6%,总花色苷含量提升34.8%,且糖酸比高达31.87。综上结果认为,半透明袋最有利于改善乐山地区‘巨峰’葡萄的品质。

    2023年01期 No.247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 应用隶属函数法评价35个无核葡萄种质制干适宜性

    李玉玲;苏来曼·艾则孜;孙锋;王勇;伍国红;

    为了筛选新疆地区适宜的优质、高产制干品种,对新引进的35个无核葡萄品种及优株在晾房制干后对其粒质量、出干率、密度、糖、酸等11个指标进行调查与测量,并基于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制干适宜性方面表现较好的有‘黑奇无核’‘紫甜无核’‘Y11-8-28’‘黑莫努卡’‘艾莫无核’‘W15-7-15’,表现较差的有‘无核玫瑰’‘京丰无核’‘无核翠宝’‘郑艳无核’。为了验证隶属函数法的可靠性,现场品评人员对葡萄干外观风味进行综合品评,评价结果与模拟评分结果一致。因此,运用隶属函数法作为制干适宜性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可作为制干葡萄加工适宜性的评价模型,为葡萄制干品种的引种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2023年01期 No.247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 ‘龙眼’葡萄酒微生物变化及与挥发性香气的相关性分析

    罗飞;师旭;王颉;庞永宏;赵彦敏;

    以‘龙眼’葡萄为原料,通过高通量测序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干白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演替和挥发性香气变化进行了监测。得到相对含量>1%的优势细菌20种、真菌6种;鉴定出挥发性香气28种。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R~2>0.5,Q~2>0.5)和Spearman(|R|>0.7)对优势微生物与挥发性香气化合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龙眼’干白葡萄酒发酵过程中VIP>1的细菌11种,真菌2种;其中4种细菌和1种真菌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香气呈显著正相关,特别是地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嗜热厌氧杆菌属(Thermoanaerobacterium)与乙酸癸酯、乙酸苯乙酯、4-萜烯醇、β-大马士革酮、乙酸苯乙酯和癸酸异戊酯等呈极显著正相关。

    2023年01期 No.24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综述

  • 1-甲基环丙烯在葡萄采后贮藏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王泽彬;集贤;兰义宾;陈存坤;于晋泽;李志文;张业尼;朱志强;

    葡萄在采后贮运物流过程中极易发生由病原微生物和生理代谢失调引发的腐损变质,严重影响着葡萄的贮藏品质。1-甲基环丙烯(1-MCP)是一种乙烯受体抑制剂,在葡萄采后贮藏保鲜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着重叙述了1-MCP应用于葡萄保鲜的研究进展,归纳分析了近年来1-MCP处理对葡萄外观品质、呼吸强度、质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影响,以及1-MCP结合其他理化手段在葡萄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及其对葡萄品质影响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能够为1-MCP在葡萄贮藏保鲜上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023年01期 No.247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套袋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杨湘;苏学德;张锦强;李鹏程;李铭;郭绍杰;

    果实套袋是一种通过阻隔果皮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而免受刺激和损伤的物理保护方法。套袋能使葡萄果面干净,果粉完整;有效预防果锈发生,减少病虫果率,降低农药残留和裂果率;营造不同的光、温、热微环境,改善果皮着色,有利于提升葡萄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同时,套袋容易导致葡萄日灼的发生,因此需要根据地域、树种等确定适宜的果袋种类和颜色。本文从套袋对微域环境、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及机理进行分析,特别是套袋对果皮结构、着色、日灼发生及风味物质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未来葡萄套袋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葡萄套袋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No.247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行业观察

  • 基于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非酿酒酵母研究现状

    葛谦;冯秀娟;陈翔;马丹阳;李彩虹;王晓菁;闫玥;赵丹青;张伟;张静;

    采用文献计量法对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中1984—2022年数据库有关非酿酒酵母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非酿酒酵母领域的国家为西班牙239次、意大利180次、中国139次,国际上西班牙的罗维拉威尔吉利大学(la Universidad Rovira i Virgili,URV)和澳大利亚葡萄酒研究所(Australian Wine Research Institute)是目前该领域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机构,各机构合作关系较为紧密,但国内研究非酿酒酵母的机构合作关系疏散,多为大学二级食品学院。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非酿酒酵母鉴定、葡萄酒发酵、菌株混合发酵等领域,2012年后进入稳定、成熟的发展时期,但未来还需加强机构与人员之间的合作,注重学科交叉,更加深入地挖掘出非酿酒酵母在发酵类产品中的发酵性能与应用前景。

    2023年01期 No.247 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 广西葡萄产业区域竞争力分析及其发展策略

    孔令孜;宁夏;黄艳芳;黄智;李小红;

    文章从产业集中度、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市场优势等方面分析了广西葡萄产业区域竞争力。结果表明,广西葡萄产业主要集中在柳州、桂林、河池3地,桂林、柳州的专业化和集中化程度远高于广西平均水平,发展潜力巨大;河池的葡萄产业专业化水平高于广西平均水平,但其集中度仍有待提高;三大葡萄主产区综合优势指数均高于广西平均水平,且具备了显著的规模优势,但其效率优势未能与其规模优势相匹配;自然禀赋、技术、区位等优势为广西葡萄产业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市场竞争力。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葡萄产业关键环节技术水平、重塑葡萄产业物流链、组建南方葡萄产业协会等,以推动广西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01期 No.247 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