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中文名称:《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期刊英文名称:Sino-overseas Grapevine & Wine

创办时间:1976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济南市
语种:中文
主管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东省葡萄研究院
主编:亓桂梅
刊号:ISSN 1004-7360,CN 37-1349/TS
邮发代号:24-73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1-27号
 邮编:250100

 
访问量:29027

研究报告

  • 葡萄大小浆果发育前期细胞学、糖积累和库强比较

    王乐乐;刘春燕;陈鹏飞;李志慧;王灵哲;周龙;

    以大果型‘户太八号’和小果型‘赤霞珠’为试材,观测浆果发育前期(花后10~50 d)细胞数目和体积,测定浆果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以及蔗糖相关酶活性变化,并计算各时期浆果库活性(RGR)和库强(AGR),以探讨与葡萄浆果大小相关的因子及品种间各指标差异,为揭示浆果大小形成机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花后50 d时,‘户太八号’的粒质量和体积分别为‘赤霞珠’的8.85倍和8.75倍;‘户太八号’浆果细胞数目和体积在各时期均显著大于‘赤霞珠’,尤其是细胞数目;两品种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户太八号’浆果中总糖含量和AGR高于‘赤霞珠’。相关性分析表明,浆果大小与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含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品种间有差异。综上得出,细胞数目和体积共同影响浆果大小,而‘户太八号’和‘赤霞珠’之间果型大小差异的主要表现是细胞数目不同;‘户太八号’浆果(库器官)竞争同化物能力强于‘赤霞珠’,从而影响浆果最终的大小,而浆果大小与糖含量密切相关。

    2023年06期 No.252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1K]
  • 广西腺枝葡萄‘桂黑珍珠3号’果实品质差异解析

    李洪艳;成果;吴代东;梁翡翠;张劲;谢林君;谭宗琨;杨鑫;韦志勇;蒙仙;

    以罗城和武鸣生产的腺枝葡萄‘桂黑珍珠3号’为试材,结合两地的气候条件,调查该品种在两地的物候期、果实品质与气候因子的差异。结果显示,葡萄生长季(4—9月)的有效积温、采收前3个月平均温度之和、光照时数3个指标以武鸣较高,浆果成熟月降水量和采收前2个月水热系数以罗城较高;武鸣‘桂黑珍珠3号’各物候期开始时间早于罗城6~17 d;罗城‘桂黑珍珠3号’成熟果实的果粒大、种子多,白藜芦醇和单宁含量指标优于武鸣;另外,罗城成熟期果实中检出的挥发性代谢物种类和含量总体高于武鸣,尤其以芳樟醇和α-松油醇两个具有典型花香类的萜类化合物含量更高。相关分析表明,‘桂黑珍珠3号’果实粒质量除与纵径、横径和芳樟醇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外,还与果实L*和α-松油醇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a*呈显著负相关;果实籽粒数、籽质量和皮质量与白藜芦醇和单宁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综上认为,相对气温低、海拔高是罗城腺枝葡萄‘桂黑珍珠3号’物候期晚、生育期长、酚类及挥发性化合物丰富的主要原因。

    2023年06期 No.252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 干旱胁迫下砧木‘110R’对‘黑比诺’葡萄抗旱性的影响

    马龙;徐美隆;范培格;乔改霞;刘玉娟;王荣;谢军;马东海;

    通过对比干旱胁迫下‘黑比诺’自根苗、‘110R’自根苗、‘黑比诺’自接苗和‘黑比诺/110R’嫁接苗的新梢生长量和叶片生理指标的差异,探讨砧木‘110R’与酿酒葡萄‘黑比诺’耐旱性以及‘110R’嫁接对‘黑比诺’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110R’自根苗的新梢生长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Fv/Fm、Fv/Fo、Tr、Gs、Pn、Ci、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Pro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均高于‘黑比诺’自根苗,叶绿素和MDA含量低于‘黑比诺’自根苗;‘黑比诺/110R’嫁接苗除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低于‘黑比诺’自接苗外,其他各项生理指标均高于‘黑比诺’自接苗。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对不同材料的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110R’自根苗耐旱性强于‘黑比诺’自根苗,‘黑比诺/110R’嫁接苗耐旱性强于‘黑比诺’自接苗。

    2023年06期 No.252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 不同容积半限根栽培‘阳光玫瑰’葡萄根系分布调查

    郭彪;蒋雪;覃富强;马广仁;廖原;张延晖;曹雄军;韩佳宇;白先进;王博;

    以不限根栽培、小容积半限根栽培和大容积半限根栽培的4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对象,调查不同土层各级根系的长度和鲜质量,为葡萄半限根栽培管理技术的完善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两种半限根栽培模式下限根池内根径<2.0 mm根长、鲜质量以及各级根系的总长、总鲜质量均显著高于不限根栽培;小容积半限根栽培的各级根系根长密度及质量密度均显著高于大容积半限根栽培和不限根栽培,大容积半限根栽培根径<2.0 mm的小根质量密度和2.0~5.0 mm的中根质量密度均显著高于不限根栽培;两种半限根栽培模式下直径<2.0 mm小根和2.0~5.0 mm中根均主要分布在0~30 cm土层,半限根栽培下小根与中根生长受到促进,较细的小根和中根主要集中分布于限根池中。因此,葡萄半限根栽培生产中推荐采用1 m左右直径的小容积半限根栽培模式。

    2023年06期 No.252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 ‘北玫’‘北全’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比较

    邵洁玲;单守明;马军;雷昊;李亚川;刘成敏;

    以贺兰山东麓红色酿酒葡萄免埋土品种‘北玫’和‘北全’为试材,结合主成分(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统计学分析,明确果实发育中4个时期单体酚以及采收期酚类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单宁和花色苷在成熟过程中变化趋势接近,总酚含量积累趋势两者有所不同。黄烷醇类化合物为采收期的主要单体酚,其中黄烷醇、酚酸、黄酮醇类化合物总量均是‘北全’高于‘北玫’,分别是1.18倍、1.13倍和1.32倍,其主要成分分别为儿茶素、绿原酸和芦丁;两品种白藜芦醇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在转色期间‘北玫’高于‘北全’,而成熟期和采收期为‘北全’显著高于‘北玫’。PCA和OPLS-DA分析表明,黄烷醇类为主要差异物质,与显著性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品种酚类物质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北全’较‘北玫’潜力更大。

    2023年06期 No.252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 外源乙酸对‘玫瑰香’葡萄非生物胁迫抗性的影响

    郗慧茹;张一凡;张世昊;王京华;姚玉新;

    为了探讨外源乙酸(AC)对葡萄非生物胁迫抗性的影响,以盆栽‘玫瑰香’为试材,测定了15 mmol·L~(-1)的AC预处理对非生物胁迫下葡萄植株表型和生理参数的影响。数据显示,在干旱、NaCl、NaCO_3胁迫下,与对照相比,‘玫瑰香’葡萄根系活力分别下降72%、53%、66%,电导率增加2.27、0.64、2.10倍,MDA增加63%、114%、136%;而乙酸预处理后,以上指标变化幅度为43%、27%、45%,0.82、0.27、0.62倍,43%、11%、66%。以上结果表明,AC预处理能显著降低胁迫导致的电导率增加、MDA积累和根系活力下降。此外,3种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比对照下降64%、54%、74%,最大光化学效率下降22%、17%、18%,净光合速率下降98%、87%、90%;外源乙酸处理后,以上指标的变化值为10%、17%、43%,12%、4%、5%,60%、57%、57%。试验表明,AC预处理提高了葡萄对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有助于降低胁迫条件下PSII光抑制程度,维持光合能力,进而提高胁迫抗性。

    2023年06期 No.252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 葡萄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控药剂筛选

    张新龙;张国福;杨素梅;金岩;张耀中;范昆;付丽;

    从发病的‘红地球’葡萄果实上分离得到36株真菌,确定葡萄炭疽菌为优势种,且编号PTTJ033被鉴定为炭疽菌属葡萄炭疽菌(Colletotrichum viniferum)。选择生产上常用的6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菌株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排序为: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代森锰锌;田间试验的防效排序为: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0倍>430g·L~(-1)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450g·L~(-1)咪鲜胺水乳剂1500倍>22.7%二氰蒽醌悬浮剂800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由此可见,本研究中三唑类药剂的杀菌效果显著优于其他药剂,将为葡萄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2023年06期 No.252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 本土优选酿酒酵母高产生物量的半合成发酵培养基研究

    罗亮;王兴亚;刘冠彤;王辉焱;王荣;宋育阳;秦义;刘延琳;

    为提高本土优良酿酒酵母的生物量并降低培养基的使用成本,以优选自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本土酿酒酵母CEC D3-6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甘蔗糖蜜和玉米浆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供试菌株的半合成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甘蔗糖蜜、玉米浆和七水合硫酸镁是影响酿酒酵母生物量的主效因素(置信度大于95%),当培养基中的甘蔗糖蜜、玉米浆和七水合硫酸镁含量分别为102.49、30.30、6.12 g·L~(-1)时,菌体干质量达到8.37 g·L~(-1),比优化前的培养基提高了2.99倍。研究结果为本土优选酿酒酵母的高密度培养,及本土酿酒酵母高活性酵母干粉生产成本的降低奠定了基础。

    2023年06期 No.252 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 矿质元素与稳定同位素结合的葡萄酒产地鉴别研究

    马海燕;王立杉;温昊松;苏颖玥;张昂;

    我国西北产地具有生产优质葡萄酒的能力,但仍存在风土特征不明和监管技术缺乏等问题,影响了产业发展。本研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液相色谱同位素质谱仪(LC-IRMS)及同位素质谱仪(EQ-IRMS)分别对新疆、河西走廊和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样品中的24种矿质元素及3种单体稳定同位素进行测定;并利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明确3个产地的指纹图谱,并结合多元分析技术评估地理起源。结果显示,在不同产地9种元素和葡萄酒中水的氧同位素具有显著性差异,各元素间相关性也显示出一定差异;葡萄酒中水的氧稳定同位素比的平均值为3.06‰,甘油碳、乙醇碳稳定同位素比的平均值分别为﹣31.78‰和﹣26.53‰。在有监督学习的逐步线性判别分析中单独使用同位素的分类正确率较低,结合元素数据,分类正确率可达95.2%,交叉验证分类结果正确率可达88.7%。综上所述,矿质元素与稳定同位素构成的多元指纹图谱是一种适合西北地区葡萄酒的有效评估方法。

    2023年06期 No.252 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 一株拜耳接合酵母菌的基本性能及发酵香气研究

    汤晓宏;丁燕;钟轲;荆晓姝;韩晓梅;李志宇;杨阳;孙玉霞;

    拜耳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ailii)JDCD01是一株选自蓬莱产区产香性能优良的本土非酿酒酵母。为研究其生长特性及产香特征,本文从JDCD01的生长曲线、β-葡萄糖苷酶活性、酿造环境耐受性、葡萄糖与果糖的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以‘小芒森’葡萄为试材,设置3个发酵组合(JDCD01纯种发酵;EC1118纯种发酵;JDCD01与EC1118顺序接种,间隔48 h),研究发酵后酒的香气特征。结果发现,在有氧条件下,JDCD01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为静置状态下的2.5倍。葡萄糖和果糖同时存在时,该菌株能够优先利用果糖,避免混菌发酵时产生的菌株竞争问题,使菌株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性能。在香气方面,不管是纯种发酵还是混菌发酵,JDCD01均提高了葡萄酒中苯乙醇、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酸苯乙酯等香气成分的含量,丰富了葡萄酒的香气。

    2023年06期 No.252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 加强工艺对‘北玫’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焦红茹;谢春梅;刘爱国;

    以‘北玫’葡萄为试材,在不同发酵阶段用80%(Vol,下同)白兰地加强处理至目标酒度17%,借助FOSS葡萄酒快速分析仪、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等方法测定样品的理化指标、颜色、香气组分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在启动发酵后酒精度达3%(M_1)和酒精度达8%(M_2)时进行加强处理,对所得加强酒的酒精度、总酸、pH、柠檬酸、酒石酸及色度、色调的影响与发酵启动前直接加强(M_0)处理相比有显著差异,但M_1、M_2两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M_2在醇、酯、醛、酮、酸及萜烯类组分中占比均高,分别占香气总组分的19.86%、72.03%、0.51%、3.58%、2.85%和0.36%;在香气特征和口感特征主成分分析上,M_2主要分布在PC1、PC2的正向端,表现出浓郁的玫瑰、紫罗兰、苹果、梨、香蕉、橙子、杏仁、蜂蜜等复杂香气,且酒体平衡、协调、饱满。

    2023年06期 No.252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 ‘户太八号’桃红葡萄酒色泽与香气物质分析

    陈巧迎;饶博涵;王凌云;张永刚;陶永胜;

    以‘户太八号’葡萄为原料,采用常规工艺酿造桃红葡萄酒,利用CIELab颜色空间技术进行色泽评价,用光谱法检测花色苷类化合物;采用SPME-GC-MS定性定量分析酒样香气成分,运用气味活性值(OAV)评价香气物质活性,分析其香气贡献;葡萄酒香气特征采用经培训的品评小组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酒样呈淡红、微带浅黄色,对颜色起主要贡献的是聚合花色苷和辅花色苷;共测量挥发性物质39种,其中品种香气成分10种,发酵香气成分29种。OAV分析表明,品种香气物质中仅β-大马酮和3-甲硫基-1-丙醇气味活性较高(OAV>1),其他为潜在的气味贡献成分(0.1<OAV<1);发酵香气中有13种化合物具有气味活性,尤其是果香酯类物质。感官分析发现,‘户太八号’桃红葡萄酒主要的香气特征有热带水果、小浆果、温带酸甜果以及愉悦的花香。试验为‘户太八号’葡萄的深加工开发提供参考。

    2023年06期 No.252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 种植方式对‘赤霞珠’葡萄酒发酵中酵母菌多样性的影响

    刘俊妤;郭方圆;孙悦;

    为明确种植方式对‘赤霞珠’葡萄酒发酵中酵母多样性的影响,以有机种植、生物动力种植及其常规种植的葡萄为原料进行自然发酵,并于破碎的第0、2、4、6、8天(发酵结束)分别取样,采用WLN培养基形态学鉴定和26SrDNAD1/D2区序列分析,调查不同种植方式下不同发酵阶段的酵母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共分离出1075株酵母,鉴定为16种形态类型,分为8属9种,分别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假丝酵母(Candida zemplinina)、拜尔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ailii)、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pulcherrima)、桃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fructicola)、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ae)、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saitoi)、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单孢酿酒酵母(Kazachstania bulderi)。不同发酵时期酵母种属及占比在各种植方式下具有差异,破碎当天均以非酿酒酵母为主;破碎第2天有机种植组以酿酒酵母为主,占比为85%,常规种植下酿酒酵母占比较低,在50%以下,生物动力种植及其常规种植则以非酿酒酵母为主,二者酿酒酵母占比均为10%;第4天不同种植方式均进入以酿酒酵母为主的时期,占比均高于75%,第6天和第8天占比达到90%以上。该研究为本土酵母菌的开发奠定了资源基础,为有机种植、生物动力种植葡萄酒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3年06期 No.252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 混菌发酵对两个品种葡萄酒香气的影响

    李红玉;贺艳楠;李毅丽;

    本研究将东方伊萨酵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两种非酿酒酵母与安琪酿酒酵母,分别按照1∶1的比例混合接种到‘美乐’和‘赤霞珠’葡萄原料中进行发酵。结果表明,与安琪酵母单独发酵相比,东方伊萨酵母的参与能增加‘美乐’葡萄酒中酯类、醇类和酸类成分的种类;而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的参与能使‘美乐’和‘赤霞珠’葡萄酒中香气成分的含量分别增加51.42%和48.40%,并使苯乙醇、辛酸乙酯和癸酸乙酯等香气成分的含量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还能提高两种葡萄酒中特征香气物质酯类的OAV值,使果香和脂肪味的香气量大幅增加,根据主成分分析可知,辛酸乙酯、正己酸乙酯、苯乙醇、辛酸等香气物质是香气的主要贡献者。

    2023年06期 No.252 99-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 冷浸渍工艺对‘北红’‘北玫’半甜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李阿波;李瑞雪;冯学梅;潘洁;

    以‘北红’‘北玫’葡萄为试材,在7℃下冷浸渍3 d后进行发酵,调查冷浸渍对‘北红’‘北玫’半甜型葡萄酒理化指标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酿造工艺相比,冷浸渍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北红’‘北玫’半甜葡萄酒总酚、花色苷、总酸物质的含量,对发酵过程中比重、酒精度、还原糖、单宁的影响不明显。经过冷浸渍处理所酿出的‘北红’‘北玫’半甜型酒颜色更加艳丽,稳定性好,口感更加饱满、平衡,层次感丰富。因此,冷浸渍工艺适合该品种半甜型酒的酿造。

    2023年06期 No.252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综述

  • 葡萄酒中乙醛及其来源的研究进展

    孙雨航;王嘉琦;崔晓倩;王清龙;常贺强;代玲敏;韩国民;

    乙醛是葡萄酒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无色挥发性醛类化合物,占醛类总含量的90%以上,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发酵和化学氧化,在葡萄酒中起到影响颜色和风味的重要作用。本文重点概述了乙醛在葡萄酒酒精发酵、苹果酸-乳酸发酵、微氧陈酿及瓶贮陈酿等生产阶段的形成途径,并探讨了SO_2添加量、发酵温度、pH和陈酿阶段O_2对葡萄酒中乙醛形成的影响,以期为降低葡萄酒产品中乙醛含量提供理论参考。

    2023年06期 No.252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 我国葡萄埋藤和清土作业机械的应用现状

    王彤心;杨继红;苏媛;鞠延仑;房玉林;刘文政;

    葡萄为喜温作物,在北方地区冬季需进行埋土防寒,来年春季再起藤出土上架。埋出土操作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且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相关机械设备的研制开发迫在眉睫。本文深入探讨了北方葡萄冬季埋藤和春季清土作业的机械化发展现状,对当前主要的埋藤和清土作业机械的类型、性能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以期全面提升葡萄产业机械化水平,为北方葡萄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2023年06期 No.252 117-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3年总目次

    <正>~~

    2023年06期 No.252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征稿简则

    <正>《中外葡萄与葡萄酒》期刊创刊于1976年,主管单位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单位为山东省葡萄研究院。本刊是面向国内外葡萄与葡萄酒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已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农林核心期刊。双月刊,每单月中旬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4-73。期刊主要报道葡萄与葡萄酒全领域的试验探索、研究进展、技术创新等,涵盖果品生产、贮存、加工等整个产业。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栽培技术、酿造加工、综述、行业观察等。欢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行业专家、葡萄与葡萄酒生产技术人员与相关从业者踊跃投稿。

    2023年06期 No.252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 下载本期数据